一部
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畅销,催生了一系列“职场小说”的诞生。但成功者寥寥可数。《杜拉拉升职记》被出版商包装为“小说版职场指南”。随后跟进的职场小说作者,以及职场小说的阅读追捧者,都试图或是提供对职场生存有指导效果的实用信息,或是热衷于从职场小说中寻找有助自己在
职场“春风得意”的秘笈。其结果是写作者挖空心肠,也煎熬不出多少对职场人士管用的“秘制膏丹”;那些职场人士也总是失望于难以从小说中找到平步青云的阶梯……
不仅仅是
职场小说,我们不难从众多类型小说中找到标榜可以作为“实用指南”的影子,诸如《官场是门技术活儿》,如果谁以为看了这类官场小说,就拥有了步步升官的法宝,或考公务员时可以轻易过关,那就真的要被人视做“脑残”了;再如有一部名为《男人帮》的小说,腰封上标明可看作“爱情指南”,我翻了翻,无非就是写几对青年男女的婚恋纠葛,如果谁以此小说为“爱情指南”,企图找到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或“窈窕淑女”,恐怕也是痴人说梦……这类打着“实用指南”旗号的类型小说,与鲁迅当年讥讽过的《作文秘诀》一样,都是利用读者的功利之心,误导读者赶紧从钱包内往外掏银子。类型小说如果沿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大概离寿终正寝也就不远了。
安阳人才网
这样一种实用主义的创作趋向和阅读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与我们所处时代环境的风气密切相关。因为一个社会如果普遍以追逐财富作为成功的标志,以拥有车子、房子、票子,成为“高富帅”、“白富美”作为人生奋斗的主要目标,必然会使得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欲望过度膨胀,从而导致心灵的扭曲、精神的荒芜。一切都功利化、物质化、实用化了。这也使得一些人,虽然钱包鼓起来了,幸福指数却在下降;虽然酒足饭饱,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因为他们看到自己吃的是“肉”,有的人吃的已是海参鲍鱼,心理照旧不平衡……我们应该警醒地看到,这种过度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也正在侵蚀、污染着文学创作和阅读这方精神圣地。
创作者如果抱着为读者提供“实用指南”的心理,注定不会写出好的作品。因为文学的功能、核心价值与生活“实用指南”相差十万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