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知识是你能从培训课程中获得的,还有大约20%则来自于向有经验者的学习,剩下的70%都来自于实践。”《杜拉拉升职记》告诉观众的除了
职场如战场,还有如何有智慧地“混迹”职场。要想精进业务能力,学会为人处世的方式,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学习。
实习记者李柔 长沙报道
74.05%的人认为要活到老学到老
2012年刚毕业参加工作不久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的小高一直认为自己英语“还不错”。毕竟在大学里四六级都还是过了的。他本科毕业后直接被国内某汽车企业海外业务部录用了,现在是一名海外
销售,工作内容就是要与外国客户朝夕相处打交道。
让小高始料不及的是,刚进入实习期他就遇到了?事。
有一次小高被老板派去接待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客人。真正见到客人的时候,小高傻了。由于口语与四六级考试的内容还是有很大差距,加上客户语速和口音的关系,小高是一句话也想不出来该怎么说,“感觉喉咙里一直堵着东西”,好几次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最后只能憋出一句“Wouldyou likesomecoffeeortea?(要咖啡还是茶?)”之后几个小时的交流和会谈,小高硬是没插上一句。
这时,小高才发现,真正的交流并不是多看几季《生活大爆炸》就能弥补的。
在发现自己的弱项后,小高立马展开了行动。最初,他像大多数人一样想选择英语类的培训机构,后来发现由于自己工作繁忙,报班价格也相对较贵,“实现起来不方便”。于是思考再三的小高决定利用好自己平时工作的环境。
从那时开始,小高在生活中每天都坚持尽可能地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阅读和回复每一位客户的英文邮件。
在本报联合大湘网的调查中,427位受访者里有74.05%的人认为工作后必须再学习再深造。在过去的一年,有63.88%的人买过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书籍。有的是为了增进业务能力,有些是为以后跳槽做准备。
考大学不见得是唯一的出路
很多参加工作后的人发现,实际工作过程中一些大学学习的东西似乎全都没有用上,因此对于“高中毕业是不是一定要考大学”的调查,有64.64%的网友认为不一定。可以选择一些技术类的专科,或者出国深造也可以。
现在就读于湖南商学院10级的小潘,正处于要不要找工作和找什么工作的迷茫期。“难道上了大学就一定等于你能找到好的工作吗?”小潘对这个问题深深地怀疑,这两个星期以来求职的屡屡碰壁让他成熟了不少。
一开始小潘也是奔着“感兴趣”和“高薪”两点去面试的。小潘回忆,自己为了招聘会时常要起个大早,本来高高兴兴地跑到现场去排队,结果“没两个小时排不下来”。
最让他心寒的是面对兴致勃勃的大学生们,一些
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表现得很冷漠。“还有在一旁嗑瓜子的。”小潘说,他的专业相对冷门,到了现场看了不少展台后,发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寥寥无几”,就那么两三个。好公司要求又很高,小潘瞬间对自己没了信心。
安阳人才网
报考大学时没有考虑到就业的问题,而随着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就业的压力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小潘的肩上。
家人建议小潘去考公务员,或者和家里一起去新疆做生意。可小潘有自己的打算。“大二的时候交了个女朋友。”小潘说,女朋友家里虽是安徽的,但是她想留在长沙。所以小潘婉拒了家人的好意,打算自己留在长沙“闯一闯”。
比起自己的窘境,小潘有很多没有上大学的同学都混得不错。有一个和他初中就“很铁”的哥们,高中毕业后跟着家里去做炒货类的生意,有空的时候喝点小酒吃点乡里无污染的野菜,“日子舒坦得很”。相反,当年考了高分去清华的同班同学在北京找到工作后,“光每天上下班时间就折腾死人”。
对于今后,小潘说,“再说吧。”
教育资源影响经济行为
调查数据显示,在500多位受访者中,有80.22%的人表示,买房时“一定会考虑楼盘周围是否有学校,是否能给子女提供学位”。
参与调查的网友莉莉,12月21日才结的婚。目前夫妻俩在买房子的问题上产生争议。莉莉说,自己想就近在雨花区买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先住着再说,我考虑的就是离上班地方近。”而老公却执意想买一套好一点的学区房,“为了下一代着想。”
据雨花区某楼盘售楼处策划彭先生介绍,由于教育资源是公平的,不存在哪个楼盘能“送学位”。只是当时这块教育资源用地正好在楼盘旁边,开发商可以根据教育局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规划。他认为,楼盘不是光有“学位”就能吸引到消费者,但“学位”确实能给楼盘加分不少。
多元化选择需要制度保证
调查数据显示,有65.76%的人认为高中毕业之后不一定要上大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人的实际行动还是寒窗苦读12年去挤高考的独木桥。
面对数据和现实的反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要将数据和现实一分为二地来看。在网络上,年轻人,尤其是一些高中应届生,对高考有抵触的情绪。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家长的压力,还是社会就业的压力,都让他们不得不考大学,“并没有实现多元化的选择”。
孩子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目前就现实来看,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教育歧视“尤其是名牌效应”。一些用人单位非得名牌大学不可,因此导致了这么多学生还是愿意走高考的路。但学历就等于人才的这个想法是错的。
由于我国的人才教育评价体系和教育体系不完善,因此对于高中毕业后的多元化选择也没有更多的制度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