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人才网: 主计总处公布去年失业率?4.24%,创2009年金融海啸后新低。就业状况逐步好转固然值得高兴,但主计总处同步公布,去年1至11月平均经常性薪资?37,333元,去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实质经常性薪资已倒退到1998年水?,此情况较人忧心。
台湾就业市场从2000年以来,共有5大因素,使我国就业市场?生质和量的转变:
首先,2000年以来,网路泡沫化、金融海啸、欧债与美债问题等国际经济危机,屡次?击我国经济成长。
其二,2000年开始,政府推动缩减工时措施,部分台商因而出走海外,使国内就业市场萎缩。
其三,2000年后劳动法规、劳健保规定变更,使劳方成本增加,近而压缩员工薪资或减少聘?。
其四,因全球化程度日益增加,企业?保持劳动成本弹性,逐渐用变动薪资取代固定薪资制度,也就是企业?可发奖金,也不愿调薪。
最后,企业内部人力逐渐二元化,对少数高阶管理职给予高薪和各种保障,但基层员工却提高派遣比例,减低基层员工薪资。
上述5大因素,不只使国内职缺的量减少,更在质的方面?生变化,例如金融海啸后,就业市场看似逐渐复?,但实际增加的职缺,有大量?低薪或派遣性质,显示政府在处理劳动市场问题时,不能再用传统「?量」的思维逻辑。
国际先进国家,处理员工低薪问题,经常?用调整基本工资和工会团体协商等政略,然而以我国现况,这些做法似乎不太受资方和政府支持。
我认?,政府可以从其他方面下手,例如加强企业社会责任落实,强制上市柜公司揭露薪资结构,让血汗工厂无所遁形等。此外,公司的薪酬管理委员会,也应有劳工代表,让公司的分红和薪资制度更顾及基层劳工权益。
另一方面,政府在景气低迷时,更应加强社会住宅的推行、并且控制基础教育学费、油电等生活基本开支涨幅,勿让劳工成?工作贫穷的牺牲者。
近期政府大力招引台商回台投资,对就业的量确有正面影响,但品质上,需更费心把关。目前政府对台商回台投资条件包括创造自有品牌、投入关键零组件生?等,企图透过这些条件,吸引高附加价值的台商回流。然而,即使厂商获利,若不反映调薪上,政府也莫可奈何。因此,我建议政府对回台台商的薪资水?,也要有一定限制,透过这项限制,也可以确保真正具高附加价值的台商回台。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许多青年面临学贷压力,低薪和失业造成的?击会相当明显。青年失业率和整体失业率变动已逐渐脱?,反映青年的就业问题,已不是单纯用循环性失业能够解释。
台湾的青年失业,显示具大学学?者在就业市场供过於求的警讯,以台湾目前的?业水?,并未需要这?多大专管理人材,政府一面应加速大学退场机制,转而加强技职教育;另一方面,可效仿韩国作法,让大学生毕业后,接受1年职业训练,透过政府媒合,引介到海外台商企业担任管理职,一来解决台商的「台干荒」,二来有效去化大专毕业求职需求,也不会让学?有贬值之感。
政府在此关键时期,不应只关心表面的失业率问题,更应该深入思考如何调整就业市场体质,改善劳工生活。
(本文由台大国发所辛炳隆教授口述) 安阳人才网www.ayr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