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不少企业都开始进行年终考核。在此之际,阿里巴巴员工一则网上爆料席卷全网,引起行业热议。阿里巴巴集团CPO童文红在内部论坛宣布,将取消 “361” 强制分布的考核制度。不再强制实行“361”考核制度,新的考核标准还是按照“361”分级,但是取消给10%的员工3.25分评分的强制性。
在公司内部,使用绩效考核,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员工的竞争力,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很多企业的考核或流于形式,或考评机制不完善,导致考评不公平,很容易让人才流失,让庸才留下,造成企业巨大的人才损失,进而影响下一年企业战略落实和业绩的提升。这也是很多企业绩效考核最为头疼的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绩效考核”如何做。
01
重视对员工的绩效评估
很多企业忽视对员工的绩效评估,认为这样会打击员工的信心,给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片面的想法,才使企业年终的业绩不容乐观。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不过,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评估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一些企业管理者对考核的重要意义没有认识清楚,以为只是形式,对考核不慎重;另外一些中层管理者抱着“好人主义”的态度,觉得差不多就行了,对所有员工评价如出一辙;还有一些企业直接将成功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拿来主义”,一点不考虑自身的情况,甚至在操作的时候走了样,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考核流于形式。
这些只做表面文章的考核对企业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绩效评估不能为了评估而评估。评估是形式,不是目的,如果评估不能激发员工潜力,不能成为推动员工发展和公司成长的驱动力,那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随时进行工作评估
许多管理者在平时不注意对员工的表现,只在年终考核时进行突击绩效评估,这种评估要么就毫无作用,不能推动员工成长,要么会让员工感到不满。
正如杰克·韦尔齐所说:“做出评价对我来说无时不在,就像呼吸一样。在管理中,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我随时都会做出评价,无论是在分配股份红利的时候,还是在提升员工的时候,甚至在走廊里碰到某个人的时候。”
随时对员工进行评估,这样员工既有足够的机会改善工作中的不足,管理者也可以和员工讨论绩效努力的目标,还能使员工在年末绩效评估时,不至于对结果感到意外,甚至怨气满天飞。
02
考核一定要实事求是
对员工的工作考核是管理者应尽的职责,也是一项挑战。做的好,对企业、管理者、员工都有利,可以达到“共赢”的效果,反之,则对各方都不利。那么,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呢?
1、避免光环效应
当一个人有显著的优点时,人们总会以为他在其他的地方也同样优秀,这就是光环效应。所以,在进行考核时,管理者应将所有被考核员工的同一项考核内容进行考核,而不要以人为单位,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光环效应。
2、避免感情用事
人们往往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人较高的评价,对自己不喜欢(不熟悉)的人给予较低评价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可以采取集体考评的办法,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平均分,同时避免一对一考核。
3、避免近因误导
一般来说,人们对最近发生的事情记忆深刻,而对以前发生的事情印象浅。所以在对被考核员工一段的工作进行考试时,往往只注重近期的表现和成绩。所以,考核应贯穿于长期的工作中,管理者应当做好考核记录,在进行考核时,参考平时得出客观、全面、准确的结果。
4、避免自我比较
管理者会不自觉将考核员工与自己进行比较。如果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就可能会放大被考核者的缺点;如果自身有某种缺点,则无法看出被考核者的相同缺点。这样就会产生误差。
这就要求注意考核内容的标准细化、明确和可执行性。
03
用统一的“尺子”衡量员工
大家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好像在进行考核的时候以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如果管理者用人品判断甲员工,用业绩判断乙员工,又以勤劳判断丙员工,那将会很难得到统一答案,也很难判断的、某一员工是否真的符合企业需要。所以,要准确的考核结果,就应该用统一的“尺子”来衡量。
这个统一的“尺子”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战略一致性,即是否与企业战略目标,文化一致;
▶信度高,即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的管理者之间的一致程度;
▶明确性,考核的明确标准;
▶可接受性,考核标准的人是否能接受它。
研究制定绩效考核机制,要广泛征求各级主管和广大员工的意见,形成既符合企业发展、又得到广大员工认可的考核标准;要抓住关键指标、简化计算方法,让员工看得懂、算得清,从根本上激发员工干好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考核标准一经制定,就必须坚决执行,维护考核标准的权威性,确保企业持续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