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不对口怎么办,关于“转行”的知识扫盲

时间:2012-12-10点击:
   我认为要完成一次严谨的行业调查,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通过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二,通过半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三,通过亲身体验调查一个行业。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一半以上的在校生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大部分人在就业或升学方面有“转行”打算。根据我的咨询实践,如果可以把所有来询者千差万别的困惑归结为一点,那么对这一点最接近正确的归纳就是转行困惑。

    追溯到高考志愿填报,回想一下家长和老师是如何“合谋”为学生选择专业的。大部分人在选择专业时,几乎都是通过“名词联想法”来判断专业的。比如法律是热门的,哲学是深奥的,图书馆学是冷僻的。他们选择得太过仓促,知道的实在太少。而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里,一选即定终生。若想换专业,等考研的时候吧!

   一代大学生入错行的痛苦(他们在抱怨、在迷失、在无谓地进行身心消耗),将会降低整个民族的人才竞争力。这样的人才即使未来适应了“社会现实”,也很难具有创造力。

    “转行”的学问是职业咨询的核心内容。我常常听到一些学生如同梦呓一般地谈起他们的“理想”。实际上,他们梦想另一个专业,只是以此来发泄自己对所学专业的痛恨;他们向往另一个专业,并不是因为更了解它,而是因为更不了解它!

    空谈无益,我将根据长期职业咨询领域观察者和“赤脚医生”的经验,为困惑的年轻人进行基于常识的“转行”知识扫盲。


专业不对口咋办,关于“转行”的知识扫盲

   一种实用化的“求职预览”工具

   这一点说起来特别简单,可我相信大部分学生并未有意识地实践过。

    一天,一个计算机系的学生坐在中关村的一家星巴克里问我:“你说我毕业之后该做什么工作呢?做软件、硬件还是互联网?”


我怎么知道?谁是学计算机的?

   其实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知道。我们一起去上一些招聘网站(如安阳人才网(官网)),打开职位搜索引擎搜索计算机领域基本的工作职位类别。随便打开几个看看,看职位描述和招聘要求,你就知道自己距离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士还差多少。不懂Java就去学一下,不懂电脑组装就去海龙大厦泡一泡。为什么非要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呢?安阳人才网

    我们对同一个职位,可以找到50条相关招聘信息,删掉个别企业的无理要求,提炼出这50条信息中的共同条件,所得的就是这个职位的行业进入标准。分析这个职位的招聘标准,有些是硬性要求,如本科以上学历,英语通过四级;有些是软性要求,如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我先强调软性要求的意义。比如做市场营销需要极强的人际沟通和表达能力。假如你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课业成绩很好,但是过于内向,不怎么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你看到这里基本可以考虑去改行了。因为本性难移,对于一个市场人员,沟通能力是比营销知识更加重要的东西(看看宝洁公司每年招聘大量莫名其妙专业的市场人员就可以知道)。知识可以去学,但是性格不能勉为其难地去改变。招聘条件中诸如团队协作能力、创造性、对数字敏感等要求并非虚指,它们可能更重要。即使你可以蒙蔽一两家公司,但是欺骗不了自己,工作中的痛苦会带给你惩罚。

   当你知道了自身符合哪些软性要求的时候,也不要盲目乐观。要加强这种良好的倾向,使之具体化。如果他们要求你有领导力,你为什么不做一些体现领导力的事情?你领导过什么团队,组织过什么活动?

   再分析一下硬性条件。硬性条件可以分为两部分:核心条件和外围条件。核心条件一般指你必须要有的过硬技能,如果你要应聘做新东方的《新概念》授课教师,就必须会说英语;你要应聘做程序员,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编程软件。外围条件是指诸如大学本科学历、市场营销专业、英语六级、工作经验三年以上之类的条件。安阳人才网

   我们是否应该冷静地去看待学校的品牌问题?从概率上来说,名牌大学的学生是否比一般院校毕业的学生优秀?人力资源部正是将这种假设作为筛选简历的原则,他们要保证录用的都是金子。那些门槛性的限制条件,常常出自工作效率原则,但他们看重的实质并非如此!

    你也许没有本科学历,你也许没有六级证书,你也许不是对口的专业毕业。但如果你已经具备了核心的工作技能,又在软素质上更胜常人一筹,为什么不去试试?虽然某些著名的500强企业只在某些定点的名牌大学招人,但是每年都有“混”进去的非名校毕业生。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具有门槛效应的招聘条件,才是整个招聘要求中最有弹性的部分!

    如果你能这样解析一份招聘广告,就可以知道什么职位是不能碰触的,你应该为向往的职业做哪些准备,以及为满足每一条标准你需要付出多少精力。有些人花全部时间准备那些外围条件,比如拿更高的学位,考更高级别的证书。这些当然很好,但是决不是雇主真正看中的东西,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需要你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软性素质,并把硬性的专业技能夯得更实!

行业调查的三个步骤

    通过上面的方法,我们可以依据真正的市场需求(虽然还是表面化的,也可能有短时的片面性),而不是课本知识来了解我们在专业上真正的发展方向。但这还只是行业调查的第一个步骤中的一小部分。www.ayrc.cc

    要完成一次严谨的行业调查,我认为需要三个步骤:

    第一,通过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二,通过半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

    第三,通过亲身体验调查一个行业。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第一个步骤变得简单易行。如果我想了解广告行业,只需要首先在百度或者Google里输入“广告”两个字(再试着变换一下,输入“广告公司”、“广告业”“广告人”等等),就会有大量关于广告方面的资讯扑面而来。

    在这里你会了解到,有哪些广告方面的专业网站(如中华广告网),有哪些显赫的广告公司(如盛世长城、奥美公司),有哪些著名的广告人物(如大卫?奥格威、叶茂中),有哪些广告刊物(如《国际广告》、《中国广告》),有哪些广告专业书店(如“龙之媒”)。你可以泡在专业的广告网站上,详细了解广告方面的最新资讯;你可以去图书馆,读广告界明星人物的传记和基本的学科专业书;你可以上企业的网站,了解知名广告公司的创业史,赏析他们的杰出广告,分析他们的主营方向;你可以买几本杂志,逛几趟书店……假如你有自己的想法了,是不是可以马上策划出一个广告?写出一段妙不可言的文案?是不是可以着手做一次小范围的广告调查?是否能写一篇案例分析或者行业分析的小论文?

    第二个步骤是通过半公开信息调查一个行业。这个步骤实施的成功与否,依赖于你在第一步骤所做出的准备是否充分。什么叫做半公开信息的调查?半公开信息的调查就是找业内人士讨教,讨教有关这个行业困惑你的一切!

    怎么找到业内人士?你可以在专业网站的社区上与他们闲聊,去见一下业内网友,或者通过E-mail和电话与他们交谈;你可以在网络、书籍和期刊上找到大量业内人士的信息,给他们寄信,把你策划的广告或小论文交给他们过目;你可以去现实世界的广告人社区,比如广告书店、广告杂志社、广告会议和广告论坛;你还可以就近找一所大学,想办法结识广告系的学生和教授。你肯定可以找到一个活蹦乱跳的广告人,并获得和他交流的机会。

   如果你无法获得跟业内人士交流的机会,那只有三种可能:

   第一,你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梦想,并从未努力过。

   第二,你太过内向。果真如此,难道你想在令自己厌恶的专业中苟且一辈子

   第三,你根本就不具备广告方面的才能,趁早放弃为好。

   第三种情况我要特别说明,因为在第一个步骤你已经做好了足够的专业储备。要认识一个业内人士,你要么靠极强的亲和力,要么靠你的专业才能。如果别人觉得你无可救药,他很可能不想和你打交道。如果你的专业才能足够好的话,他们或许觉得跟你有共同语言,也许会乐意帮你一把。

    如果你确实只有兴趣,却没有可以证明的才能,那就把做广告当作一种业余爱好吧!也许将来你能行,但是至少现在它养不活你。
 
    如何跟业内人士交谈?千万不要问他们诸如都有什么好的广告公司,广告界有哪些名人这一类通过“百度”很容易就能找出来的傻问题。要问书本和网络上没有,或者不太好找的问题。假如你不是那么无知并且乏味,他们都会乐于帮助你。

    再来看第三个步骤的实施。在第二个步骤中,也许有人会看上你,给你提供实习的机会。那样自然很好,但这并不是说你一定要等待别人给你机会。你可以自己找一家公司实习,哪怕只是打杂,观察一下广告公司的运作流程;你还可以参与各种广告大赛磨练自己,参与广告网站、论坛的培训活动和业务交流。如果你努力了,但没有争取到机会,那不妨自己创造机会。为什么不雇佣自己?你可以免费接一些做小广告的活,如为校园周边的餐馆做校园海报;你也可以尝试成立一个广告协会;你还可以自己做一个广告网页、广告Blog,用来发布自己的作品。这样你就亲身体验了这个行当。衣服适不适合只有穿上才能知道,做到这一步,你已经“试穿”过了未来想做的工作。

   所有这三个步骤完成之后,你或者放弃了虚妄的幻想,或者开始上路,成为一个准专业人士。

   还在困惑什么呢?我们大多数人是不是花在痛苦上的时间太多,而为梦想准备太少了呢?


微信扫一扫

「好」工作来敲门

洹畔人才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