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
大学生是充满活力、用于创新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前途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指中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在自主创业和择业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总称。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经历着很大的考验,在高校中所学的知识如何演变成自身的能力,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难题。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等方面都饱受着冲击。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工作愈来愈难找,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态。在父母及舆论压力的驱使下,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就业较之以前已日渐困难,这就导致大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便对前途忧心忡忡。于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考研热不断升温,当然这也不能否认,有部分学生是出于对学术的真正热爱。目前,科技发展迅猛,互联网盛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这也将带来两极的结果。今年是近十年来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严峻程度甚至要超过发生金融风暴的2008年,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各校签约率大多在30%左右,比以往要低10个百分点。在全国范围内,今年共有699万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2013年也因此被戏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这些都将或多或少抹灭大学生就业的信心。
2:大学生就业花费逐渐提高。以前的大学生由于受政策(包分配)的影响,毕业即能找到工作,这大大减少了就业成本的消耗。但现在的就业现实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提前做好就业准备,有的甚至用一个学期用于找工作。他们频繁的投简历、出入人才市场,这大大耗费了大学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目前的面试也愈来愈重要,学生为了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他们也将在外在的包装上花一定的功夫。
3:大学生所找的工作往往违背自己的初衷。几乎每个大学生在步入校园,选择专业时都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认为是就业前景最好的。但当他们真正迈出校园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不少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就业而随便找个工作岗位,这样的选择能缓解外界带来的压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所用非所学也是教育的悲哀。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
1:大学生就业理念不全面。每个大学生都渴望找到最完美的工作,这是无可厚非的。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人身价值。但灵活就业也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领悟的道理。在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很难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如愿以偿。因为,有些毕业生抱着“一步到位”的思想,希望一毕业就实现人生目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选择到基层、艰苦地区就业,而是一味的期待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这种种狭隘的就业理念也加剧了就业难这一现实。
2: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目前,高校中基本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但真正具备系统性、针对性的还只是存在于一些重点大学。具体表现在:第一,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机构认为指导工作就是做表面功夫,根本没有付出心血、花费精力来做切实有效的工作。“由于把就业指导当作行政工作来做,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第二,就业信息渠道狭窄。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自身水平的制约,经济水平阻碍了高校的深度发展,使得信息网络不健全,这将导致学生难以得到准备的就业信息。第三,就业指导教师水平有限。也许大部分教师有就业指导的经验,但由于专业的限制、缺乏全面的理论学习等因素,使教师难以真正地帮助学生。
3:就业市场不健全,存在不公平竞争。就业市场的不健全,导致大学生找工作时缺乏秩序。所谓的人才市场、供需见面会,引起的只是拥挤不堪的窘境,真正找到合适、满意工作的少之又少。还有,由于法律的不健全,导致就业市场存在着就业歧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年龄歧视、户籍歧视、性别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更有甚者,出现了血型歧视、姓氏歧视、籍贯歧视等。正是不公平竞争的存在,造成了部分毕业生渐渐失去了就业的自信心,而选择了待业。
三、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探析
1:政府应发挥调节、宣传和指导的作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尽力完善就业市场。具体而言,首先,由于一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狭隘,政府应加大对到基层、偏远地区工作的大学生的扶持力度,让每个大学生看到前途的光明,至少不会因为微薄的待遇而整天郁郁寡欢。其次,强化监管,规范就业市场。现在的就业市场存在着极度不公平的处境,应全面消除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让每个毕业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靠自身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后,应建立健全毕业生的就业法律体系。“目前,在我国现有《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这样便能确保大学生的合法权利。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缺乏一个健全的就业法律法规体系”。
2:高校应完善专业结构和强化实践教学。高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但对于人才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狭窄,并不只是学的好,考试拿高分的学生就是人才。因此,高校应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这样的人才才是全面协调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教学方式,保障教育质量。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所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
3:大学生应树立理性的就业观。目前,大部分学生在择业时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思想。这促使学生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势在必行。首先,毕业生应清晰地认识自己。要结合自身的性格、能力、人生追求等多方面因素,能准确给自己定位。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减少时间的消耗,也能让个人优势得以展现。其次,应树立自信心。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大学生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坚信自己能胜任某些工作。最后,应端正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应调整就业心态,要意识到金钱并不是就业的唯一目标,而应该更多考虑的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和对社会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