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卡耐基曾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 " 也有人曾这样问过比尔?盖茨:“比尔?盖茨先生,你如果离开微软,能再搞一个同样的微软吗?”盖茨回答说:“可以,如果让我现在带走100个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真正的发展之源,其实是人才;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才就是一切,有人才就是赢家”。(杰克?韦尔奇语)所以无论是优秀的管理人才还是专业技术人才,纷纷成为各个企业竞相争取的目标。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主管,最为头痛的事也许就是如何才能及时的招聘到各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而当人才进入公司以后,为什么却又总是做不了多久就纷纷地走人,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用人部门埋怨,老板责备,这一肚子的苦水只能默默的往肚里咽。
其实,企业里的招聘主管们每天为了招聘疲于奔波时,却很少有时间来静下心想一想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企业招不到人或是留不住人,却往往与其企业整个招聘系统的不够健全有很大的关系。当企业形成了完善的人才供给系统,建立了属于自身的人力资源网络,相应的来说,人才的需求供给也就变得并不那么困难了。因此在这里,本人想简单的谈一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招聘环节,希望可以对那些依然每天忙碌的招聘主管可以有些许的帮助。
一般在企业里,用人需求往往是用人单位提交到人力资源部门,报经公司相关领导审批后,方才由人力资源部门开始进行招聘的。因为往往用人单位提出这样的需求都在人员急缺的情况下才开始申报的,所以,招聘效果通常都并不是十分理想。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力资源部门在人才供给方面的职责,也并不只是单单的人才招聘,更为重要和关键的其实是思考如何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
提到人力资源规划,多数HR管理者并不陌生,那到底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呢?人力资源规划,即是通过对企业当前及将来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结合企业在这段时期内的发展战略,通过人员岗位调配、招聘等手段,满足企业在发展对人员质量及数量的需求,保证人力资源在企业内的合理配置,推动企业发展。说简单点就是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具体分解转换成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
纵观多数企业内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往往是等到用人部门提出人员需求时,才匆匆忙忙急着招聘,却很少去思考用人部门需求是否合理,在公司内部能否通过合理的岗位调配来满足用人部门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往往是被动地进行,失去了其作为人力资源部门存在的真正意义。而我们所要做的,正是要转变这种被动的工作方式,适时地开展人力资源状况分析,相应地做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建立人力资源预警机制,从而把握人力资源工作的主动权。
当企业用人部门提出用人需求时,人力资源部门所应想到的,并不仅是单纯地考虑如何从外部招聘人员去满足用人部门的需求,而更应该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及整体的人力资源状况,对用人单位所提出的用人需求进行分析核定,以确定其人员需求的合理性。而国内许多企业的HR管理者,却总是认为,只要公司管理高层批准了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申请,人力资源部门就应该及时地进行招聘。可以说,这样的HR管理者,不是一个合格的HR管理者,至少是不负责任的。这么一来,其实等于是把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直接推给了公司高层,让公司高层去完成本该是人力资源部门专业范畴内应该完成的工作。
从用人需求分析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部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核定。其一,用人单位所提出的人才需求的数量是否符合公司整体的岗位定员定编范畴;其二,人员的到岗时间究竟应该在什么时机最为恰当;其三,便是用人单位所提出的人员任职条件是否与该岗位的工作职能相匹配。
做为用人单位来说,当其提出用人需求时,由于受其专业知识的限制,他们无法从人力资源专业的角度准确地把握人员需求数量与工作量之间的合理比例,而在用人条件方面,又因为各种各样的思考而提出过高的用人标准,这些地方,都需要人力资源部门从专业的角度与用人单位一起去分析,从而双方达成一致的用人标准,以便于人力资源部门所供给的人才是真正符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状况的。
当这种用人标准得到校准后,人力资源部门就可以开始思考通过何种途径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任何的人才供给所应优先考虑的,便是通过内部人员合理调配达到满足用人需求的目的。但这种人员的内部门调配通常来说,是在企业内部有相当的人才储备的状况下才可以得到最佳的发挥。在一些企业里,会适时地向外部招聘一批高素质,有发展潜质的人员来到企业从事类似于储备干部一类的岗位工作,通过让他们在企业内不同部门间的轮岗实习及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而逐步将其打造成为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从而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人才梯队。这样一来,既让新入职的员工感到在企业中有很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上升通道,又可以确保企业在未来的战略发展中,能够始终保证有充足的人才供给,而不至于出现我们如上所谈到的用人“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其实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将人才储备工作做得科学合理的话,对于疲于奔命的招聘工作来说,无疑将会是巨大的解脱。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一些在发展初期的中小型IT企业或项目公司中,由于各岗位划分十分明确,专业差异性较大,本人倒觉得,对于人才的需求去内部门调配就可能并不是一种太好的选择。
当我们经过分析,将招聘的方向指向企业外部人才市场时,选择何种招聘渠道,也许就应该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力资源招聘的专业角度来讲,对于不同岗位、不同性质的人才,所选择的招聘渠道也应该是不同的。目前企业常用的招聘渠道有以下几类:
现场招聘对于现场招聘的不同形式来看,又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一般的人才市场,即每一地区都会有一些人才服务机构在服务场所内定期举行现场招聘会,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各类各地区人才市场;第二,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一般由一家或数家人才服务机构联合举办,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能够吸引举办地周边城市企业单位和人才前来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第三,专场招聘,即某一专业或行业类别企业单位和人才参加,以及由某一企业独立开展的仅针对本企业岗位需求的招聘会。
网络招聘这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络的招聘形式,由于其具备招聘成本的低廉,不受区域的限制及招、应聘的便捷等优势,目前越来越多地被各个企业所采用,正逐步成为企业中最常用的招聘渠道。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约有29万家企业在网上发布过招聘广告,2003年上升到48万家,2004年增至80万家,2005年达到130万家,2006年超过200万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2.12%.目前国内知名的大型招聘网站包括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以及各行(专)业招聘网站,企业的招聘主管可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状况及人求需求特点来选择。
媒体招聘即分为平面媒体,也就是通常在一些发行量较大或行业性的招纸、杂志上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以及电视媒体,即在广播电视、移动传媒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媒体招聘形式通常来说花费成本较高,时效性短,如果企业不属于大规模集中性人才招聘需求的话,应该慎重考虑。
猎头服务由专门的人才猎头公司针对企业中某些岗位推荐人选,并在人选上岗后收取一定的服务佣金的招聘方式。猎头一般用于企业高端及稀缺岗位的人才招聘,成本较高,招聘周期长,服务费用通常为到岗人选年薪的25%-30%.
人才推荐由企业内部在职员工及外部行业内人员针对企业招聘岗位需求而推荐适合的人选。应该来说这种形式的招聘效果往往较好,成本又很低,又因为推荐人通常对被推荐人较为熟悉了解,因此也大大降低了用人风险,是值得推荐给各位招聘主管的一种招聘渠道。但是,如果想要利用好这样一个渠道,对于从事招聘工作的负责人来说,在平时就应该注重自身行业内人脉关系网络的建立,让自己成为“spider-man”。只有在平时做好了这种关系网络的建立,在需要的时候,才可能会用的得心应手。与此同时,本人也建议企业在可能的情况下倒不妨设立某类奖项,以表示对推荐人的鼓励和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
竞争行业“挖角”即通过对行业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通过与对方公司的目标对象联系,发出招聘邀请。通常这类招聘方式也会与猎头公司合作来开展,但作为企业的招聘方面的负责人来说,也可以通过自身所拥有的渠道,主动出击,积极寻找目标对象以满足企业的人员需求。但这类方式一般情况下多用于市场相对紧缺的人才,而且通常都会费时费力,招聘成功率相对会比较低。
当然,招聘的渠道应该远远不止以上所提到的六类,而且在平时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中也并不只是单一的选择其中的某一类,通常会根据企业的招聘需求选择两到三种渠道并用地来开展招聘工作,以求取得最佳的招聘效果。
其实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影响招聘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从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看,诸如企业知名度、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工作环境、薪酬福利等等方面,都会对招聘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来说,一定不可以把招聘环节孤立地来看待,我们所要做的更多的,是如何去建立完善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减少各种企业内部因素对招聘工作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这才是人力资源招聘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